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,30个枢纽纳入建设序列。其中,长三角6个枢纽入围。
国家物流枢纽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,在集聚整合各类物流资源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其承载城市分为陆港型、港口型、空港型、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、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种类型。
2018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《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》,正式提出“国家物流枢纽”这一概念。自2019年公布首批名单以来,截至去年底,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牵头将6批国家物流枢纽纳入重点建设名单。
今年2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》,按照“结合实际、动态调整有进有退”的原则,新增26个国家物流枢纽,并对部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。共有15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,布局建设229个国家物流枢纽,包括陆港型(46个)、港口型(37个)、空港型(23个)、生产服务型(53个)、商贸服务型(53个)、陆上边境口岸型(17个)。
此次纳入建设名单的枢纽具有三方面显著特点:一是紧密融合产业,推动枢纽经济发展;二是畅通国际物流通道,服务区域对外开放;三是提升运行效能,助力降低物流成本。
具体来看,长三角共有6个枢纽入围,分别是南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、南通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、台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、宁波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、合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及马鞍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。
易速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